開始研究應用商店的評價評分和榜單規則。雖然規則沒有很明確研究出來,但引導好評的效果無疑是非常好,就提了需求把評價引導做到了產品功能上,減輕人工引導的成本和負擔。
未來更多的可能性是建立在某些經歷和能力上,我們都要盡早的找到自己的杠桿點并不斷放大。只有不斷的培養自己的核心技能,才能不斷的放大自己的價值,與他人形成差異化。
分享了9種常見的取標題的方法,很多標題標題并不局限于單一的方法,在具體去標題的過程中,需要結合自身賬號的定位、推文的內容,進行選擇。
推廣之前,要認真做用戶分析,分層次分析才能獲得相對真實的用戶畫像,然后快速推進驗證分析結果
我們可以像一枚堅硬的種子一樣,一輩子活在那個殼里,沒有風險。但是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是一棵什么樣的植物,能夠開出什么樣的花。而如果我們能夠勇敢的面對自己的理想,開出自己的花朵,我們便能綻放自己的芬芳。
在文案上下功夫,能夠在每一個文案上洞察到用戶的心理。如果文案能夠幫助用戶說出心里話,相信題極大提升他們分享的愿望。
小游戲買量幾乎成了“熱搜詞”,隨著微信規則的逐步完善,投機取巧的玩法生存空間必將越來越小。研究如何刷量,還不如研究如何認識用戶。畢竟,小游戲是眼下最好的游戲賽道。
對音樂產品和歌單功能的深入分析,在這個過程中,了解了什么是優質的歌單,如何做好歌單運營,了解如何尋找數據挖掘數據,以及甄別哪些數據是有意義的。
內容的“生產-管理-推薦”三步走策略,是所有內容平臺都需要經歷的過程。因此,對內容運營框架的理解和運用,則是內容運營人員從“編輯”(撰稿者)升華為“運營者”的必經之路。
內容運營一定要長短結合,既有長期戰略又有短期手段。長期戰略就是持續的向用戶輸出內容,建立人格化標簽,短期手段就是打造幾篇精品內容,吸引流量,促進內容傳播。
其實運營的工作都可以排的滿滿的,我在幾個公司待過,同樣的崗位,有的公司就忙到吃飯都顧不上,有的公司午休睡到下午三點起來都沒什么事干。這說明了,事情的多少與崗位無關,與公司的制度和人有很大關系。本文為運營同學分析下,沒事找事是怎么玩的。
一直以來,都有整理自己運營知識體系的想法,現終于決定付諸行動了,以文章輸出的形式,第一篇內容就先從P2P產品的積分體系的搭建開始吧。
這其中我走過一些彎路,還有一些實操層面的經驗,都分享給同樣做社群的你。
幸運的是我從經歷上也相對占便宜,兩段工作經歷都整體負責過產品+運營,所以就鍛煉出來這種看事情的思維方式,不過依然還是相差甚遠,運營大牛們多多包涵。
本次嘗試著生活中面餅從畫餅、做餅、吃餅以及評餅等一系列連貫的流程來闡述我對校園運營的心法-餡餅模型。
訂單分享紅包是一個很好的拉新方法,像餓了么、美團、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都在使用這種的功能,也是目前電商類增長黑客負責人常用的一款利器。
-
2021-11-18 17:28:08
-
2021-11-26 20:04:46
-
2021-11-01 16:55:37
-
2021-11-01 16:50:50
-
2021-10-28 16:47:15
-
2021-10-26 16:51:57
-
2021-10-22 15:08:18
-
2021-10-21 15:59:18
-
2021-10-20 15:27:49
-
2022-05-31 09:56:31
